第二十五章 我选第三个

元茂当铺前,一辆熟悉的藏青色马车停在那里。

谢玉琳心头莫名一跳,下意识立刻收回视线,随即轻轻一哂,同在安阳县,能碰见很正常,自己在心虚什么?

想罢,她收回思绪,抬脚走进了锦衣阁,碰上了笑呵呵的锦衣阁老板何通和何小山。

“谢小姐,您可算来了。”

事实上,谢玉琳出现在锦衣阁门口的时候,何小山就看见了。

见对方在交代事情,他便没有出去迎接,又急忙让人去后面工坊通知了何父,也就是何通。

等到谢玉琳进来的时候,何通正好出来。

“何老板,抱歉,刚搬了家,家中事务繁忙,来迟了些。”谢玉琳淡笑。“对了,陈小姐呢?”

“应当的,应当的。”何通满面笑容将人往后院引。“谢小姐家中的事何某人略有耳闻,本不该在此忙碌期间叨扰,只是陈小姐那边催得急,而我们这边也确实遇到了点问题,所以才不得不假借陈小姐的名义找到谢小姐帮忙,还望谢小姐不要介意。”

“无妨。”谢玉琳温声回应:“不知道是出了什么问题?”

“布料的问题。”

后院之中,何通将一块布料展开。

“红色的染料极为难得,整个景朝,只有两家染坊能做出来。我找遍的安阳县都没找到。后来,我发现谢小姐在图样上写了染色的材料,我让人试了一下,染出来的颜色却完全不对。”

“我看看。”

谢玉琳低头查看眼前的粉红色布料,眼底闪过一丝笑意。

事实上,染色的材料是她故意写上去的,但如果没有特别的织染方法,根本就不可能染出红色。

而她这么做的目的,就是为了钓鱼。

原本以为,对方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发现,却没想到安阳县正好找不到红色布料,倒是帮了她一个大忙。

“何老板,染色的材料我是照实写的,如果你们染不出来,那或许是你们的织染的方法不对。”

何通询问:“谢小姐这里可有正确的方法?”

谢玉琳:“自然有。”

何通高兴不已,连忙问道:“是什么方法?”

为了这染色一事,他已经忙活了五六天,陈小姐给了半个月的期限,若是没有布料危机,时间倒是十分充裕,但眼下他遇到的却是最麻烦的一种,没有布料。

就在他感到绝望的时候,儿子何小山发现原来裙子的图样上写了染色的材料。

何通大喜,当即找到熟悉的染坊做染色。

却没想到,忙活了几天,染出来的布料居然是粉色的。

一系列的打击之下,何通都已经打算找陈小姐请罪,却又被儿子提醒,或许可以找那位谢小姐问问。

何通幡然醒悟,连忙请了赵嬷嬷出面,将谢小姐请来。

现在看来,这个决定非常正确,对方果然知道问题所在。

心里想着这几日的起起伏伏,何通充满期待地看着眼前面容稚嫩的少女,等待着她的答案。

谢玉琳自然明白何通的急切,但她并没有着急回答,而是浅然一笑。“何通,我和县令夫人的交易,可不包括布料染色的方法。”

何通的笑容在脸上凝固,他没想到,谢玉琳会这般沉得住气。

很快,他便呵呵笑了起来。

“我开门做生意,最不怕谈的就是这个,谢小姐的染色方子,作价几何?”

谢玉琳不答反问:“你能给什么价?”

何通沉吟片刻,伸出三根手指。“三百两。”

“呵——,看来,何老板对这门生意不感兴趣。”

谢玉琳轻笑一声,起身便走。

一旁的何小山见状,连忙上前拦了一手,讨好道:“谢小姐,您别着急,有话好好说。”

谢玉琳顺势坐了回去,看着对面的人不说话。

何通忍不住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。

红色染料的方子,对于做布料生意的他来说,自然是明白其中的重要性。

只不过,他先前并没有将这位谢姑娘放在眼里。

毕竟她上次和县令夫人的交易自己就在当场,这姑娘拿出来的图样确实价值很高,但她只求了一件很小的事。

这就让他误以为对方是个性格温和,很好说话的人,便给出了三百两的报价。

却没想到,这个姑娘这次变得如此决绝,一言不合就走人。

要不是儿子机灵,自己可就错失了这次机会了!

想罢,何通朝儿子投去赞许的目光。

话归正题,关于染色方子的事,何通认真地想了想后,道:“谢小姐,方才是在下无礼,请姑娘原谅则个。关于染色方子,我想了两个方案,一是我用一千两买断,二是谢小姐用这方子入股,我们一起做买卖,所得按照约定分配。”

“谢小姐觉得哪个方法合适?”

谢玉琳默默地听他说完,低头思考两个方案的可行性。

第一个,能快速拿到一笔钱。

当然,比起方子本来的价值,一千两肯定是微不足道的,但若是买断,就意味着她不用为后续的事情操心,比较省事。

第二个,细水长流,看似是一笔非常长久的买卖,其中的风险却很大。

首先,合作的前提是将方子拿出来,而且是免费的,后续若是何通起了别的心思,她根本没办法防备。

其次,便是账目问题,她没做过生意,连管家都不曾,若是对方拿账目诓骗她,她是一点办法都没有。

两个方案,相较之下,第一个看上去倒是更靠谱一点。

仔细思考后,谢玉琳的心中有了一个模糊的答案。

这时,何通笑呵呵的出声。

“作为过来人,我倒是想建议谢小姐选买断。如此,咱们两人之间便少了许多的麻烦。”

谢玉琳抬头淡道:“何老板的建议很中肯,只是,我想选择第三个方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