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6章 名利双收

网民们开始帮助李楠算账。因为是独家投资,所以票房收益自然属于李楠一个人的。

目前票房估计百分之九十能到四十个亿。那收益最起码也在十三个亿到十六个亿之间。

估计票房还能再涨一涨。因为成绩火爆。上映时间也延期,比预计播放时间要长很多。一般影片的上映播放时间是一个月。而《雄鲸》却有三个月。

那么火爆,每天有上亿的票房,谁舍得把它下架呀?!所以巴不得它一直延期呢!这年头儿跟谁都可以过不去,但不能钱过不去呀?!

即使某些人想用一切方式去压制《雄鲸2》,但《雄鲸2》火爆势头势在必得,那是压不住的。这都说不准他的票房最终能有多少。

这不,又有人在网上喊出票房数来啦!五十个亿!

当然,这些除了票房数之外,还有其他的收益。估计这些收益不会少。

人估算二十个亿算是保守的收益。而且这些收益还是净收益。

那有了这些收益,李楠的债务危机必然会解决。

虽然有三十个亿的债务危机。但是有《雄鲸》收益做后盾,不管是银行还是其他的资本大佬,必然又会和李楠重新启动关系。

用一部电影来解决债务危机,也只有李楠这种神人才能想得到,才能做的到。当然了,整个解决的过程充满了曲折坎坷。

一部电影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的收益,而且还有一些隐形潜在的收益,那就是名,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名利双收。

现在关于《雄鲸》关于李楠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,都能够引起点击率极高的关注。有的是在蹭热度,有的是时续维持着热度。

首映礼上,李楠被采访的视频热度也很高,点击率也是突破千万。

实践检验真理的最好的试金石。账户的票房上升。那些刚开始看到视频的第一反应是,这个小伙子真的很拧,真的长了一副鸭子嘴。

对他本人的持有怀疑和不认可,认为他在假淡定,就是在那死挺着。

不管是影片本身还是李楠本人大家都是在质疑声中否认着,嘲讽着。

一切都证明了他说的是对的,他相信自己。

不管是这个世界还是市场,都不相信眼泪。而相信的是努力。努力了,必然会有相应的回报。

就像采访的时候他所说的那句话,“我不相信《雄鲸2》会负我。”都被在网络上拿来使用。

“我对我的眼光,从不质疑。”网友们从否认他的这句话,到认可他的这句话。一切都已经经得起时间的考验。

火爆全网的李楠自然是既得了利又得了名。

名是个好东西呀,看不见摸不着,却能带给你想不到的意外和惊喜,能给你带来很多的优惠和方便。还有各项大门会向你敞开。

世界就是这么现实,你光有钱还不行,还得有名。名声时候比钱还管用。就像你拿用一部电影证明了自己的眼光是独特的,而且是非常毒辣的,准确的。这自然为他的名声打造了自己独特的IP。

不用你去找银行,银行自然会找到你,把钱贷款给你。知道你这里自然而然会有无数的钱。也能还了贷款,而且银行自己还能再挣了更多的利息呀。

所以三十个亿的债务危机自然有人帮你解决。

包括李楠预言新的职业将兴起,曾经有人质疑过。有人也开始觉得是真的,并且为将来从事这份职业做着准备。

其实理性的人认真去思考一下,李楠曾经预言这种新职业的兴起并不是没有科学根据,胡说八道的。

时代在不停的发展和变迁。所以每天都有一些职业被淘汰。有一些职业兴起,这是很自然的一个现象。

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在资本的世界里,真的很现实,见你有名望了,为了利益就像蜜蜂一样,蜂拥而至,同样的,没有利益了,就各奔东西。在利益面前哪有什么好朋友?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你来我往的。

没有永远的朋友,只有永远的利益。这不就有人趁机来电祝贺,重新建立联系。

还有人趁介绍项目发出真正的邀请。甚至有各种各样的饭局邀请参加。曾经几乎要断了的人脉网,现在要活过来了。

孟叔打来了电话,恭喜李楠《雄鲸2》票房大卖。但紧接着,邀请李楠来家里吃饭,好好的庆祝一下,顺带想聊聊商业中心的后续建设问题。同时话里又透露出,华东银行的人员也要来家里吃饭。

华东银行是想借孟叔在中间撮合,这那是为自己庆祝庆祝,这明显的是想借孟叔之手向自己赔罪了吧?!

这银行的人真有能耐,能让孟叔在中间说客还真是了不起。孟叔说:“楠楠,差不多就行啦。相互解一下。好多事情还真是由不得他们。都是打工的,事情有时候真不是他们能控制的。”

“叔,理解理解。我也知道都不容易。”

“不过叔叔,可以往后推一推吗?这两天真是没时间。已经安排满了饭局。我都已经答应了的事情。再推就显得不好看了,尤其是这些饭局都是张哥给安排的。”

“您也知道我这边儿手头紧。马哥那边说今年的存准率数次下调了。资金很到位,问我有没有兴趣?”

孟叔一听,这小子这哪还是从前的傻小子呢,现在开始向大佬发展啦,已经是一个人精啦。

这分明是想借孟叔的手敲打一下华东银行的人,也向华东那边的人摆摆普,你想请我吃饭就吃呀。当我落难时连个面都不见,说拒绝就拒绝。

李楠自然心里不高兴,但在孟叔的面前又不能显出不高兴。孟叔的面子还是需要给的。

华东银行当然不想放弃你拿这块儿肥肉了。华东在李楠的房地产投资就很大,光房地产就要三期,这才第一期,后面投资项目用钱的地方多的去了。当然厚着脸皮也要拿下李楠这块肉。

说实在的不仅仅是华都银行盯着。其他的银行也在顶着。